党的十八大以来
我市依托国家级医药高新区
和一批全国医药制造百强企业
积极推进
大健康产业“药、医、养、食、游”融合发展
初步形成了
具有泰州特色的大健康产业体系
近日
我市举行
“奋进新泰州 建功新时代”系列
主题新闻发布会
——大健康产业建设专场
市发改委副主任史凯忠
市工信局副局长黄卫民
市市场监管局副局长李萍
泰州医药园区管委会副主任赵荣林
介绍了我市近年来
构建大健康产业体系的工作措施和成就
以及今后一个时期的打算
“四个坚持”至关重要
大健康产业是包括健康制造业、健康服务业在内的综合性大产业。综观我市大健康产业建设,贯穿其中的“四个坚持”至关重要。
坚持统筹谋划
我市成立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领导小组,持续深化大健康产业研究与谋划。
2016年,我市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列入国家《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》。2017年9月,中央长江办对《江苏泰州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方案》形成复函。2017年11月,经省人民政府同意,省政府办公厅印发《江苏泰州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试点方案》。2018年3月,省发改委印发《泰州市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规划》。在此支持下,我市印发《关于打造三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推进产业强市的实施方案(2020-2022年)》《泰州市“健康名城”建设实施方案》等系列文件,并将大健康发展列入各市(区)绩效考核体系,形成大健康产业发展的工作支撑体系。
坚持举全市之力建设中国医药城
十年来,我市始终坚持“中国医药城就是泰州,泰州就是中国医药城”的发展理念,把中国医药城作为城市名片打造。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始终坚持“中国第一、世界有名”的目标定位,持续推动产业相融共生、提速提质。
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中国医药城发展委员会,放大部省共建机制效应,出台24条政策意见,推进医药高新区与高港区融合发展。同时,按照“垂直整合、链式发展”思路,“横向”发挥生物医药产业引领作用,“纵向”以扬子江药业等头部企业为核心,建强产业链实现联动发展。
截至去年底,中国医药城落户各类医药企业1200多家,医博会已成为高品质高层次健康产业国际交流合作平台,世界首个猪瘟蓝耳二联活疫苗、全国首张成人全营养配方特医食品注册证、国内首个改善新冠肺炎造成急性肺损伤药物等越来越多的科研成果,正通过中国医药城迈向全国、走向世界。
数说
2021年,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06.86亿元、增长11%,规上工业总产值2098亿元、增长29.4%,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0.5亿元、增长11.8%。其中,医药产业产值607.36亿元,增长7.9%;医药制造业产值561.16亿元,增长5.5%。2021年,医药高新区(高港区)在全国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中列73位,在全国生物医药类园区综合竞争力排名中列12位。
坚持健康制造高质量发展
2021年,我市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完成产值806.9亿元,规模位于全国前列,年销售超10亿元医药大品种达18个。
我市——
编制大健康产业热力图,组建规模50亿元的大健康产业投资母基金。
深入实施大院大所及人才集聚工程,与复旦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院所开展合作,建设国家级疫苗临床评价基地、复旦大学生命健康研究院,创建国家药品进口口岸城市。
不断优化营商环境、强化技术支撑、完善服务体系,为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提供系列保障,累计资助高端人才项目308个,引进4300多名生物医药类高层次人才。
坚持健康服务融合发展
我市积极推进“药、医、养、食、游”跨界融合发展,在巩固“药”优势的同时,积极向医疗服务和养生、旅游两头延伸。
通过“药+诊”做特“医”。我市启动中国医药城康健医疗区建设,市政府与南京医科大学共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泰州市人民医院,协同建设省级区域综合(专科)医疗中心。
推进“医+养”做大“养”。我市深化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,组建泰州市中医药健康服务协会,推动特色诊疗、中医保健与养生养老深度对接。
推进“生态+健康”做精“游”。我市持续开展“健康长江泰州行动”,建设长江国家文化公园泰州段,同时坚守生态本底,打造里下河地区苇荡相连、桨声灯影的水乡风情带,让泰州成为名副其实的长三角生态“大花园”,近年来成功获批苏中地区唯一的省级区域医疗中心,成为“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”“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”和“国家健康医疗旅游示范基地”,连续两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,溱湖、华侨城、凤城河、千垛菜花等特色康养旅游点知名度持续提升。
大健康产业发展进入全新阶段
今年
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
“支持泰州等地建设
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示范区”
这意味着
泰州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
进入全新阶段
我市大健康产业发展目标是,到2025年力争建立起体系完整、结构优化、城乡协同、特色鲜明的大健康产业体系,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不断显现,大健康产业规模突破4000亿元,形成一批可复制、可推广的成熟经验。
我市将突出集聚、示范两个方面,把大健康产业集聚发展建成“三个示范区”,即——
全域化布局的示范区
全产业协同的示范区
全生命周期覆盖的示范区
围绕这“三个示范区”,我市又提出了“四个定位”,即建设——
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医药健康产业高地
全国重要的医药健康创新策源地
引领全国大健康产业改革发展的先行区
践行“健康中国”战略的样板城市
下一阶段
我市将主要围绕四个方面
发力推进大健康产业发展
↓↓↓
壮大健康制造能级
培育特色集群
我市将聚焦生物药、化学药、现代中药、医疗器械等重点领域,全面提升产业研发创新能力,增强产业链核心竞争力。同时,壮大特医食品、健康食品产业规模。建设国家兽用生物制品技术创新中心,打造动物保健产业集群。
提升健康服务水平
塑造区域品牌
大健康产业基础是制造,核心是服务。我市要以特色取胜,打造区域健康服务品牌,突出高端个性化医疗服务,深化与南京医科大学合作,建设区域医疗中心,加快特色专科医院发展;积极发展健康管理新型业态,推动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+保险”模式发展,为居民提供便捷、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服务;推动发展迁居式异地养老和旅居式养老业态,促进健康与文化、健康与养老、健康与旅游等方面融合集聚。
同时,我市将引入市场力量提高体育场馆赛后经营效益,最大限度发挥省运会综合效应,大力发展健身休闲业,打造一批影响力大、参与度高的品牌赛事,推动生态旅游与中医药、养生养老、休闲健身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。
集聚创新改革要素
打造磁场效应
我市将以“创新链+产业链”融合为导向,建设大健康产业自主创新区,统筹创新资源配置、创新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。我市将推动医药高新区建设国家创新型医药园区,规划建设泰州市科创中心,组建科创与人才发展集团,整合提升平台矩阵,并将提升创新药物研发转化能力,激发企业创新动能,建设泰州离岸创新中心,高质量培育创新主体。
深化改革开放
强化要素保障
我市将不仅推进泰州医药高新区(含泰州综合保税区)与自贸试验区同步开展中国(江苏)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创新发展试点,还将大力推动泰州大健康企业“走出去”开展跨国经营。
我市还将创建药品进口口岸,持续扩展口岸职能,立足泰州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定位,在人才建设、临床研究、注册申报、要素保障等方面实现创新突破、先行先试,突出数字赋能,积极发展智慧医疗、精准诊疗和远程诊疗。
此外,我市还将高质量办好中国(泰州)国际医药博览会,加强与上海张江、南京生物谷、连云港高新区等园区的交流合作,更好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。
好评 ![]() |
|
0% | 0 |
中评 ![]() |
|
0% | 0 |
差评 ![]() |
|
0% | 0 |